终于等到了,苹果折叠屏iPhone就要来了!之前虽然有不少小道消息,但可信度都不太高。但这次,摩根大通也传来了确切消息,大概率是要成了!
据分析,苹果最快将在2026年9月推出首款折叠屏iPhone,这个时间点大概率是要替换掉iPhone18系列,直接杀入超高端市场了。首款折叠屏iPhone,定价1999美元,国内预计15999元。
这款产品被寄予厚望——折痕控制极佳、钛金属边框、液态金属铰链,甚至可能搭载类似iPad的多任务分屏功能。但面对高昂售价和早已内卷的折叠屏市场,苹果这款产品真的能“拯救”其增长疲软的iPhone业务吗?
苹果折叠屏的“优势”:技术成熟,生态无敌展开剩余78%1. 折痕控制可能是行业最佳
目前折叠屏最大的痛点就是折痕,三星、华为、荣耀等厂商都在不断优化,但苹果向来以“不成熟不做”著称。据爆料,苹果的铰链技术采用液态金属+超微齿结构,折痕几乎不可见,耐用性也远超现有方案。
2. iOS生态适配:杀手锏
安卓折叠屏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软件适配差,很多App只是简单拉伸。而苹果的统一生态能让开发者快速适配,甚至可能直接沿用iPad的分屏、悬浮窗口等功能,体验更流畅。
3. 品牌溢价+高端定位
苹果的品牌号召力无人能敌,即便定价15999元,依然会有大量果粉和商务用户买单。摩根大通预测,这款产品可能带来650亿美元的市场增量,成为苹果新的增长引擎。
苹果折叠屏的“劣势”:价格劝退,市场内卷1. 15999元,比三星Fold、华为Mate X还贵!
目前三星Galaxy Z Fold 7售价约13999元,华为Mate X5也在12999元左右,苹果直接贵出3000元,这个溢价是否合理?毕竟,iPhone16 Pro Max顶配也才1.5万左右,折叠屏iPhone可能会“吃掉”自家高端机的销量。
2. 折叠屏市场增长,但仍是小众
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约2000万台,仅占智能手机市场的1.5%。虽然增速快,但体量仍小。苹果入场后,能否真正扩大市场,还是只能“内卷”现有高端用户?
3. 苹果的“保守”可能拖后腿
苹果向来对新形态产品持谨慎态度,比如AR眼镜,迟迟不发布,折叠屏iPhone可能不会像安卓厂商那样激进创新,比如外屏太小、电池续航一般、没有手写笔支持等,这些都可能影响用户体验。
苹果折叠屏能“拯救”iPhone吗?短期:提振高端市场,吸引商务用户
苹果需要新的增长点,而折叠屏是高端市场最后的“蓝海”。如果体验足够好,它能吸引商务人士、科技极客、果粉,短期内提升苹果的营收和利润。
长期:取决于苹果能否定义“折叠屏”体验
如果苹果只是做了一台“能折叠的iPhone”,而没有像当年iPhone 4或iPad那样重新定义体验,那它可能只是一个小众产品,无法真正改变市场格局。
用户会买单吗?很显然,苹果折叠iPhone的目标用户,就是超高端用户,主要分为了三大类,分别是死忠粉、科技极客以及商务人士。这部分群体大概率是会买单的,但普通用户的话,肯定还是观望的多。毕竟这部分人并不是创新尝鲜者,再加上考虑到维修成本、预算和实用性等问题,还需要再等等。
苹果折叠屏iPhone的推出,不是为了颠覆市场,而是为了守住高端用户。它不会像初代iPhone那样改变世界,但能确保苹果在超高端市场不落人后。
如果你有钱、喜欢尝鲜,它可能是最好的折叠屏手机;如果你更看重性价比,它可能只是一台“奢侈品”。
发布于:湖北省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